在追尋自由的道路上,遇到 MOSE 與薩提爾

在追尋自由的道路上,遇到 MOSE 與薩提爾

MOSE薩提爾這兩門課教會了我如何愛自己。愛自己並非單純地欣賞自己的豐功偉業,而是如同動畫《腦筋急轉彎》(Inside Out)那般,允許自己可以有任何情緒,並且接納自己對事件所產生的所有反應。全然接納自己後,才有能力看到他人的期待,然後才能成功開啟對話之門。

過去的我

我一直都沒有自信,很擔心別人的眼光,不敢做決定,因為很害怕承擔失敗的後果,所以要做甚麼事情之前,總是再三問過別人的意見,但諷刺的是,即便別人跟我說「勇敢的去追夢吧!!你一定會成功」,我也還是非常害怕,好像一定要問到有持反面意見的人,去證明我做這件事情肯定是不行的,我才會放心地放棄。而且,即便我真的勇敢去做了,我也是惶恐不安,不斷地不斷地去跟身邊的人確認,我這樣做是可以的。

看過了很多書,身邊的人也不斷宣揚說要勇敢做自己,不要顧慮別人的眼光,我甚至時常跟我自己說,別怕,沒有人會記得你做過的事情。但我還是不自主的一直擔憂自己做的事情不夠好,嘗試要討好所有的人。

曾有人說,看待一件事情,你可以用負面的心態去看待,但你也可以轉念,讓它變成正面的事件。這件事情對我而言比登天還難,即便看過了一些成功的例子,但對我而言,根本就是天方夜譚。譬如,公司主管過河拆橋,或是身邊遇到不公不義的事情。

我很想要自由,很想要不去在乎別人的想法,很想要做自己,但無論怎麼努力,都好像是包裝了一層美麗的包裝紙,無論如何壓抑自己的負面情緒,終有一天所有的痛苦還是會全部回來,而且是一次大爆發。

慶幸,我遇到了MOSE

在MOSE裡,我了解了什麼是事實,什麼是想法。我看見了一直不斷影響自己的原因。我看見了自己有能力做什麼。我允許,也接納了自己的情緒。

MOSE 課程是什麼?

自我表達大師課程 Mastery of Self-Expression ,簡稱 MOSE 。很多人誤會這門課是教溝通技巧,但其實言語要能夠打動人心,表達者必須在訴說的同時,灌注自己對表達內容的情感,也就是展現真誠、表裡如一的自己。而 MOSE 的目標就是要幫助大家看見自己後,用最真誠的方式表達出來。課程中會有數次被導師Larry Gilman一對一指導的機會,幫助您達成目標。

MOSE 幫助我什麼?

我認為是能夠幫助自己看見自己的課程。短短的三天半中,透過不同類型的活動,發現自己的卡點,覺察並感受自己的情緒,學會如何與情緒共處,並且表達出來。最終接納自己人本來如是的樣子,並表裡如一的表達出來。

也許到這裡,很多人會覺得不可能太理想化,在社會上打滾,怎麼可能有什麼說什麼? 是想被炒魷魚嗎?

但我相信大家在社會上打滾這麼久,應該遇到過真誠的人,只問問自己,喜歡跟那種表面人交往,還是真誠的人在一起呢? 人與人相處,就像照鏡子,若你習慣戴面具,那別人也不會對你掏真心。

再說,為什麼學生時期的朋友可以維持這麼久呢? 因為彼此都看過對方最純真、最如是的樣子,所以不需要裝。

另外,也有人說,家是避風港,但事實上能讓我們真正感到放鬆的人,不一定是家人,而是能真誠對待並接納我們的人

但無奈,有時候連自己都會害怕面對真實的自己,可以自己在內心中偷偷問自己。

是不是能全然接納自己呢?
是不是能接納自己犯錯呢?
會不會自責自己做得不夠好呢? 

在MOSE中,所有的人都是完美且完整的人,我們要做的只是……

讓你看見並擁抱那個被你深深埋在心裡深處的自己而已

看見自己後,如何面對現實生活?

上完MOSE後,我已看見自己,但回到生活中,還是會不斷被環境影響,只因為還不夠堅強,時常還是會被情緒控制,只能一點一滴的去學會如何接納,但過程是很長的,畢竟維持了30幾年的慣性,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顛覆的。

而且我內心也有一個疑問,我知道要表裡如一地做自己,但難道我們可以自私的活著嗎? 看著有人十分做自己,自己不願意出去賺錢,只一味地啃老,即便父母已經年邁,還照樣不顧他人死活,死皮賴臉的要求所有人為她買單。

我好奇,難道這就叫做如實地做自己嗎?

然而,剛剛說到真正能放鬆與自由的人生,是能坦承地面對自己的一切

啃老的人、死皮賴臉的人,我相信內心中都不能真正的放鬆,他們只不過是找到了一個方式來隱藏自己內心中的脆弱。也許,他們內心中極度害怕自己沒有能力,所以用這樣的方式來武裝自己,剛剛好這個方式讓身邊的人即便不舒服,也能施以援手。如此,不斷地這樣依靠他人,內心中的害怕又怎麼可能削減,可能還會加倍擔心,若是他人某一天狠心斷糧時,又該如何加倍死皮賴臉呢? 再說,假如這樣做自己,那我們會願意愛這樣的自己嗎?

要能辨識自己的感受,再去接納,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,必須不斷地練習,還不能確定自己是不是沒有受情緒影響。所以我又認識了「薩提爾的冰山理論」。

Larry Gilman 是誰?

Larry Gilman

賴瑞·吉爾曼(Larry Gilman)為 MOSE 唯一的導師,是好萊塢著名導演及百老匯演員,已教授30多年,在大陸、台灣、日本、美國、德國等都有開課,上過課的學員超過一萬人。非常有經驗,在課程中你會感受到Larry是一個非常溫暖的老師。

薩提爾的冰山理論

一開始接觸時,是看了李崇建老師的「薩提爾的對話練習」,但理論太深厚,看完幾乎就忘了。直到去上了李崇建老師「從自我成長到生活運用工作坊 (薩提爾模式導入)」,才又更了解了自己。

薩提爾是什麼?

我認為薩提爾的理論博大精深,但就目前接觸的程度,以一句話形容的話,那便是「先看見並理解自己後,才能看見他人,也才能建立有效地溝通」。

所以與MOSE雷同的部分,就還是要先專注在自己身上,而後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。

譬如,網路上曾經有一個廣告:

一個媽媽看見自己女兒回家,但身上的制服髒的不行,立即就發火了,覺得孩子增加自己的困擾,還要把污漬洗掉。但事實是什麼呢? 事實是孩子下課後,看到有人需要幫忙,就義不容辭地去幫忙了,所以身上才會沾上污漬。

我們常常以我們看到的當成事實,也就是孩子不乖搗蛋,把衣服搞髒來增加父母的困擾;或是課堂上孩子一直睡覺,認定他不是好孩子,挑釁老師。

這個時代,要求效率成為首要任務,我們沒有時間也沒有心力去考慮對方到底發生了甚麼事情,認為只需要就事論事地把問題解決就可以了。所以無論是我們自己,或是孩子,常常都會有委屈難平的時候,覺得別人都不理解自己。

薩提爾教會我,就事論事沒有錯,但是在處理事件中,其實參雜了雙方的情緒、觀點與期待

所謂的非暴力溝通,就是在溝通前,我們要先察覺到自己對事件的反應是什麼,接下來探討自己為什麼會有這個反應,深層的期待是什麼呢?

而薩提爾式的對話,是在非暴力溝通的基礎上

  1. 觀察自己的情緒為何。
  2. 允許自己可以有這些情緒。
  3. 接納這些情緒。
  4. 說出自己的觀點。
  5. 探討再觀點背後的期待是什麼。

以剛剛的例子而言

媽媽看到女兒髒兮兮之後的情緒也許是驚訝、生氣、煩躁;觀點也許就是孩子怎麼可以增加我的困擾,我都這麼忙了;期待也許就是 孩子應該照顧好自己。

女兒做完好事回家之後的情緒也許是開心;觀點也許是媽媽時常教導我們要幫助別人,我做到了;期待也許是媽媽會讚美我。

所以如果以非暴力的方式溝通,彼此先覺察自己內心中的反應(情緒),在試試找出觀點背後的期待是甚麼?,最後用期待進行溝通,才真的是就事論事。

在MOSE中,我已發現人與人相處其實就像照鏡子,如果媽媽因為期待落空而完全把自己的情緒展現出來,其實也就會衝擊到女兒的期待,那她原本開心的情緒也許會轉變成另一種情緒去回應媽媽的狀態。

我們通常第一時間都會讓自己的觀點佔滿我們所有的注意力,以為自己是就事論事(孩子骯髒的衣服),但實際上容易會忽略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(期待)。

李崇建是誰?

李崇建

李崇建是中學老師,並且在多家教育機構擔任顧問。在「長耳兔心靈維度」舉辦工作坊數年。(長耳兔所有課程)

MOSE 與薩提爾的關係

對我而言,人生有如是處在一個迷霧之中,MOSE就是一個指南針,讓你看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。但是不容易只單單靠一個指南針就能克服外在環境對自己的影響。

所以薩提爾的模式提供了一套系統,幫助自己在面對許多事情上,釐清自己的感受、觀點與期待,接納自己的反應,甚至是深入去探討自己擁有這些反應的源頭為何。

最終,看清自己後,才能漸漸看見他人,溝通也才能越來越有效。

有任何問題歡迎加入 Line 社群(可匿名),找我討論

相關書籍

薩提爾的對話練習:以好奇的姿態,理解你的內在冰山,探索自己,連結他人

薩提爾的對話練習:以好奇的姿態,理解你的內在冰山,探索自己,連結他人

非暴力溝通:愛的語言

非暴力溝通:愛的語言

在〈在追尋自由的道路上,遇到 MOSE 與薩提爾〉中有 10 則留言

  1. 做自己是要多練習的
    我們總是習慣在意他人眼光
    問他人意見
    但其實很多時候自己心裡已經有答案了

  2. 第一次聽到MOSE,可能沒有聽過這些名詞,但這些概念可能充斥在生活上,先理解自己,才能看見他人,我覺得這個概念真的很棒!對每個人來說也非常重要

  3. 薩提爾的對話練習我也有看過,我覺得寫得很好,透過問答的方式引導我們一步一步進入內心深處,了解最真的自我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Scroll to Top